中科院最新研究,登Science封面!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文达、田利金研究团队合作以封面论文形式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huge photosystem I-fucoxanthin chlorophyll supercom
9月12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文达、田利金研究团队合作以封面论文形式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a huge photosystem I-fucoxanthin chlorophyll supercom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文达研究员和田利金研究员带领团队首次纯化并解析了来自赫氏艾米里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光系统I-岩藻黄素叶绿素a/c结合蛋白(PSI-FCPI)超级复合物三维结构,首次在原子层面揭示了颗石藻通过扩展和优化其光系统结构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能够适应海水不同深度的多变光环境,高效的光合自养生长可助其快速繁殖。但颗石藻光系统复合物如何能高效捕获和利用光能的微观机理并不清楚,进化机制也未见报道。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其细胞壁是由碳酸钙晶体组成的颗石片。颗石藻在白垩纪达到鼎盛,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还依靠其碳酸钙外壳在地层中留下了显著的"白垩"痕迹,因此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颗石藻(Coccolithophores)是海洋中的主要浮游植物之一,其细胞壁是由碳酸钙晶体组成的颗石片。颗石藻在白垩纪达到鼎盛,不仅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贡献者,还依靠其碳酸钙外壳在地层中留下了显著的“白垩”痕迹,因此在海洋碳沉积和全球碳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
9月11日,最新一期国际学术顶刊《Science》出刊。本期共收录研究论文15篇、研究综述1篇。其中,美国发表5篇,中国发表4篇,德国、英国、瑞士、法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各发表1篇。